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民用爆炸物品行業技術進步的指導意見為促進民用爆炸物品(以下簡稱民爆)行業科學發展,加快淘汰落后產能步伐,實現平安發展、清潔發展、節約發展,現就民爆行業技術發展方向、技術發展目標及限制和淘汰技術提出如下指導意見。一、指導思想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平安生產為核心,通過提升技術規范及準入條件,限制落后技術,淘汰落后產能,加快信息化技術與民爆生產技術的融合,推動民爆行業技術進步。二、技術發展方向(一)鼓勵開發應用平安環保、節能低耗、性能優良的新產品、新材料、新工藝、新裝備。發展平安環保型工業炸藥及其制品,無雷管感度、散裝或大直徑包裝工業炸藥產品,膠狀乳化炸藥、多孔粒狀銨油炸藥及重銨油炸藥。采用液體硝酸銨代替固體硝酸銨制備工業炸藥,利用再生資料等制作工業炸藥包裝物,小直徑包裝炸藥采用復合塑料膜或再生塑料筒包裝。工業雷管向安全可靠、高精度、智能型、環保型方向發展,電雷管向導爆管雷管方向發展。研制電子雷管及智能起爆系統。工業導爆索向安全可靠、環保型、系列化方向發展。研制柔性、防滑導爆索。二)鼓勵企業采用自動化、信息化技術改造保守的生產方式和管理模式,引進和消化吸收國外先進技術,加快現有生產工藝、裝備和產品的升級換代。工業炸藥生產方式由固定生產線向現場混裝作業方式發展,研制應用井下現場混裝作業方式,炸藥制品采用連續化、自動化生產方式。工業雷管產品組件生產向專業化、規模化、集約化、清潔化、實質平安化方向發展。危險作業工序無人操作,最大限度減少在線存藥量和固定作業人員。三)加強原材料、半成品質量控制,提高工藝、裝備可靠性,完善生產在線檢測手段,采用先進的廢品檢驗方式,提高產品技術指標的精確性和可靠性。三、政策措施(一)各級民爆主管部門對符合技術發展方向、達到技術發展目標的單位給予支持;對推動行業技術進步和技術創新方面做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給予獎勵。二)采用國外先進技術及安全標準,提升國家規范、行業規范水平及技術準入門檻。三)生產線新建、改造項目,2012年1月1日起應達到一期技術發展目標,2014年1月1日起應達到二期技術發展目標,2016年1月1日起應達到三期技術發展目標。四)限制技術不得銷售或轉讓,不得應用于生產線新建及改造;現有生產線在限期內含有限制技術之一的列入《技術落后生產線名單》并限量生產。五)淘汰技術不得使用,現有生產線到規定時限時含有淘汰技術之一的停產整改或拆除。附件:民爆行業技術發展目標及限制和淘汰技術二〇一〇年五月十九日附件:民爆行業技術發展目標及限制和淘汰技術一、發展方向(一)工業炸藥1研制應用實質平安、低能耗、小型化、環保型的專用設備。重點研制應用大產能、規格可調的全自動裝藥機,功率低、轉速低、效率高、間隙大、容積小的乳化器和敏化機;2簡化設備工藝安排,采用低壓或無壓工藝;3易燃易爆危險工序采用人機隔離、遠程控制。二)工業雷管1研制應用高安全、無污染物排放、產品爆炸后無重金屬污染的主裝藥、起爆藥、點火藥、延期藥劑,點火同步、穩定、可靠的電引火元件,高精度、高可靠性的延期元件,抗拉強度高、環境適用性好的復合型導爆管;2研制應用雷管卡中腰、卡口、檢查、編碼等工序人機隔離的連續化、自動化設備,延期藥自動裝藥設備,延期體高效、精確切斷設備,電引火元件打把、注塞、對焊等工序的高效、自動專用設備,復合型、高強度導爆管拉制、分切、捆把、封口等工序的高效、自動專用設備,排管殼、排延期元件、排加強帽等工序的機械設備;3研制應用藥劑添加工序在線自動監控技術。二、發展目標一期目標(一)工業炸藥1制藥工序每小時產能不小于3.5噸;2制藥、裝藥、包裝裝箱工序實現連續化、自動化生產;除原料配制外,制藥工序無固定操作人員;3制藥工房與裝藥包裝工房分建時,采用自動輸送炸藥方式,且有可靠防傳爆設施;4膠狀乳化炸藥產品配方中的含水量>9%5現場混裝車載乳化基質符合《危險貨物運輸爆炸品認可、分項順序及配裝要求》GB14371或等同采用聯合國《危險貨物運輸建議書—試驗和標準手冊》第8系列試驗危險性分項判定規范;6危險作業場所實現遠程視頻監控;7生產平均綜合能耗達到行業規范要求;8冷卻水采用循環工藝,廢水回收使用。二)工業雷管1電雷管全電阻極差<1.0Ω(鋼芯腳線長度2m2普通型工業雷管抗水性能達到0.01MPa4h3點火藥、起爆藥等火工藥劑干燥工序采用真空干燥器、防爆型水浴烘箱等安全性好的烘干設備;4電引火元件制造工序采用機械化、連續化焊橋絲技術設備、自動化干燥工藝設備;5延期元件制造工序采用自動裝藥工藝設備;6雷管裝填藥工序采用人機隔離、自動添加藥、自動在線檢測、自動剔除廢品、自動平安報警、自動平安聯鎖、可靠防止工序間殉爆的連續化工藝技術;7雷管裝配工序間產品自動傳輸時,有可靠的防殉爆措施;8導爆管制造工序中加藥裝置有可靠的防爆設施;9起爆藥制造廢水排放達到兵器工業水污染排放規范火工藥劑》GB14470.2三)導爆索1涂塑工序有自動平安聯鎖裝置及隔爆措施;2制索工序有藥量在線檢測、自動聯鎖保護裝置;四)工業雷管和導爆索裝箱產品下線生產數據在線采集、及時傳輸。二期目標在全面達到一期目標的基礎上,同時達到一)工業炸藥1膠狀乳化炸藥生產線(除原料配制外,以下同)現場操作人員不超過9人;粉狀炸藥生產線現場操作人員不超過15人;2小直徑粉狀炸藥裝藥機裝藥效率不低于1000kg/h二)工業雷管1產品平安性能達到國際同期先進水平(雷管抗撞擊性能、彎折感度等平安指標等同采用瑞典規范《電雷管》sen9907012電雷管腳線絕緣電壓達到5000V3普通型(電感度)電雷管最大不發火電流≥0.25A 4起爆藥生產易燃易爆危險工序(不含傳送)實現人機隔離控制;5雷管裝配工序間產品自動傳輸,且有可靠的防殉爆措施;6導爆管生產在線藥量自動監控、自動剔除;產品自動分切、自動捆把、自動封口。三)裝箱產品下線生產數據自動采集、及時傳輸。三期目標在全面達到二期目標的基礎上,同時達到一)膠狀乳化炸藥生產線現場操作人員不大于5人;粉狀炸藥生產線現場操作人員不大于9人。二)雷管主要技術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三、限制技術(一)自2010年6月1日起,限制:1乳化器出藥溫度大于130℃的乳化工藝;2采用激進輪碾方式的工業炸藥制藥工藝;3小直徑含水炸藥裝藥效率低于1200kg/h小直徑粉狀炸藥裝藥效率低于800kg/h裝藥機;4爆炸后有毒氣體含量大于50L/Kg有雷管感度的井工型包裝炸藥及生產技術;5制索工序采用觀察窗監視的導爆索生產方式;6涂塑工序無平安聯鎖裝置及隔爆措施的導爆索生產方式;7制索工序無藥量在線檢測、自動聯鎖保護裝置的導爆索生產方式;8有固定操作人員的場所,噪聲超越85分貝以上的生產設備。二)自2012年1月1日起,限制:1全電阻極差>1.0Ω的電雷管(鋼芯腳線長度2m生產技術;2裝箱產品下線未實現生產數據在線采集、及時傳輸的雷管和導爆索生產線。三)自2014年1月1日起,限制:1雷管裝填工序未實現人機隔離的生產技術;2雷管卡口、檢查工序間需人工傳送產品的生產工藝;3現有生產線未達到一期技術發展目標的生產技術;4裝箱產品生產數據不能實現自動采集、及時傳輸的生產線。四)自2015年1月1日起,限制:1爆炸后有毒氣體含量大于50L/Kg有雷管感度的非井工型包裝炸藥及生產技術;2現場人工控制的水膠炸藥甲胺中和工藝。四、淘汰技術(一)自2010年6月1日起,淘汰:1密閉式包裝型乳化炸藥基質冷卻機;2密閉式包裝型乳化炸藥低溫敏化機;3小直徑手工單頭炸藥裝藥機;4軸承包覆在藥劑中的混藥、輸送等炸藥設備;5起爆藥干燥工序采用蒸汽烘房干燥的工藝;6延期元件(體)制造工序采用手工裝藥的工藝;7雷管裝填、裝配工序及工序間的傳輸無可靠防殉爆措施的工藝;8導爆管制造工序加藥裝置無可靠防爆設施的生產線。二)自2010年11月1日起,淘汰危險作業場所未實現遠程視頻監視的工業炸藥和工業雷管生產線。三)自2011年7月1日起,淘汰危險作業場所未實現遠程視頻監視的導爆索生產線。四)自2012年1月1日起,淘汰:1采用激進輪碾方式的炸藥制藥工藝;2起爆藥生產廢水達不到兵器工業水污染排放規范 火工藥劑》GB14470.2要求排放的生產工藝。五)自2014年1月1日起,淘汰:1乳化器出藥溫度大于130℃的乳化工藝;2小直徑含水炸藥裝藥效率低于1200kg/h小直徑粉狀炸藥裝藥效率低于800kg/h裝藥機;3有固定操作人員的場所,噪聲超越85分貝以上的炸藥設備;4全電阻極差>1.5Ω的電雷管(鋼芯腳線長度2m生產技術;5裝箱產品下線未實現生產數據在線采集、及時傳輸的生產線;6工序間無可靠防傳爆措施的導爆索生產線;7制索工序無藥量在線檢測、自動聯鎖保護裝置的導爆索生產線。六)自2016年1月1日起,淘汰:1最大不發火電流<0.25A 普通型電雷管生產技術;2全電阻極差>1.0Ω的電雷管(鋼芯腳線長度2m生產技術;3雷管裝填工序未實現人機隔離的生產技術;4雷管卡口、檢查工序間需人工傳送產品的生產工藝;5現有生產線未達到一期技術發展目標的生產技術。注:1人機隔離是指危險品生產時,通過設置防護裝置和采用自動控制措施,使操作人員與危險品隔離的作業方式。2小直徑裝藥機裝藥效率的考核規格:粉狀炸藥ф32mm或ф35mm紙筒藥卷規格為150g含水炸藥ф32mm或ф35mm紙筒或塑筒藥卷規格為200g塑膜藥卷規格為30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