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發布《2018煤炭職業開展年度陳述》(下文簡稱《陳述》),陳述顯現,2018年,全國規劃以上煤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2.27萬億元,同比増長5.5%;完成贏利2888.2億元,同比增加5.2%。
職業效益雖好轉 14家煤炭企業仍債款超千億
但就在這種利好的布景下,高負債仍然如影隨形,隨時“要挾”著煤炭企業的正常運營。
不提業內人士指出的煤炭全體職業存在20%的虧損面,部分企業生計仍較為困難的現狀。《陳述》也指出,2018年規劃以上煤炭企業資產負債率為65.7%(現已同比下降2個百分點),相關人士更是進一步闡明,現在規劃以上煤企債款規劃達1000億元以上的有14家,2000億元以上的有8家。
據分析,煤炭企業高負債率,主要原因之一是財政本錢較高。經中煤協計算,2003-2017年間,規劃以上煤炭企業累計出資4.46萬億,收益僅2.67萬億元。
此外,作為處理煤炭企業高負債的手法之一的債轉股,在推動方面也遇到了瓶頸。據悉,煤炭企業簽定的債轉股協議規劃達6000多億元,但詳細執行難度較大,大部分簽定的是仍是“明股實債”形式。